当前位置: 首页>>政务公开>>信息公开>>信息公开目录>>公开信息内容
  分享到:
0
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
索引号: 5000-12-2017-00001 公开目录: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: 2017年02月16日 00时00分00秒
主题词: 综合政务、监察 发布机构: 利津县人民政府 文  号:
 

 

 

—— 201727日在利津县第十八届

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

利津县代县长  张晓彬

 

各位代表:

现在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,请予审议,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
一、过去五年工作回顾

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,全县上下在市委、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,紧紧围绕科学跨越发展总体目标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,全力做好稳增长、促改革、调结构、惠民生、防风险各项工作,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。

(一)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。预计2016年,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3.6亿元,是2011年的1.5倍;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.9亿元,比2011年翻了一番多。投资、消费和出口协调拉动能力增强,对外贸易逆势上扬,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84.6亿元,是2011年的3.6倍,年均增长29.6%。金融支撑保障能力增强,本外币存、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77亿元和153.2亿元,是2011年的2.4倍和2.3倍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787元、14751元,年均分别增长8.9%10.9%。全县“四上”企业发展到266家,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家,利华益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,再次入闱中国企业500强、山东企业百强。镇域经济加快发展,2个乡镇街道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突破亿元大关,陈庄镇、盐窝镇入选全国重点镇、全市试点强镇。

(二)产业转调迈出新步伐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0.750.938.4工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。收回整合存量建设用地、未利用地10.1万亩,规划建设了利津滨海新区、利津中小企业创业园,每年都筛选确定一批重点项目进区入园,集中精力抓好推进落实,加快骨干企业集聚、主导产业升级,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38.5亿元,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提高到17%农业结构调整扎实推进。五年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32个、特色种植示范基地4.9万亩、名优水产品养殖基地3万亩,新增“三品一标”认证农产品50个。围绕构建“南北畅通、东西贯通”的灌排体系,连续组织开展大规模农水会战,治理涝洼耕地6.3万亩,实施农业节水项目9个,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3.5%,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机采棉基地。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。沿黄旅游开发稳步推进,商贸、物流、餐饮业发展提档升级,电子商务新业态快速成长,服务业发展实现规模与比重“双提升”。

(三)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城镇建设改造步伐加快。启动了4.5平方公里的南部生态新区开发,稳步推进12处老旧片区改造、12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,县城区面积扩展到27平方公里,城镇化率提高到35.2%。五年实施重点市政工程73项,建设改造城区道路25.3公里,城市供热、供气、绿化、雨污分排等设施日趋完善,两次通过省级卫生县城复评。生态建设成效明显。连续三年开展环境整治提升活动,实施节能降耗、治污减排工程99项,2478辆黄标车全部淘汰,5条市控以上河流水质稳定达标,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。启动实施“三网”绿化工程、“三年增绿”计划,建设了王庄沙区林场,五年新增造林9.5万亩,林木覆盖率提高到16%乡村文明行动深入开展。建立了城乡环卫市场化、一体化保洁机制,建设了19个典型示范片区,全力推进农村旱厕改造、移风易俗、村庄“五化”等重点工作,被评为省级文明县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县。市县4批共247个下派工作组,五年协调投入帮扶资金3.1亿元,有效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。

(四)改革开放释放新活力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,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,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,县乡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全面落实。“先照后证”、“三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等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开,五年新增市场主体1.1万家。扎实推进农村产权、财税、投融资等领域改革,政府预算体系和透明预算制度基本建立,“营改增”等税制改革和支出管理制度改革扎实推进,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顺利实施;引进设立金融机构16家,企业直接融资实现新突破。扎实抓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,县域金融环境持续优化。全面启动“双招双引”工作,对接高校科研院所95个,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26名,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36个;强力推进招商引资,五年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00个,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,制定出台了“1+4”综合扶持政策,深入实施产学研结合“五个一”工程,创建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60家,技术创新联盟3家。

(五)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,开工建设中小学校舍24处,新建改造幼儿园50处,教育综合投入达到4.2亿元,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,中心医院综合病房楼竣工投用,二孩政策全面落实,卫生计生服务水平不断提高。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,基层文化服务设施不断完善,“乡村记忆”工程实施走在全省前列。就业形势保持稳定,城乡低保实现应保尽保,老年人、残疾人救助标准不断提高。3次调整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,连续12年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待遇,新增保障性住房2541套,城乡居民医保实现一体化运行25个省定贫困村实现脱贫退出。国防动员工作扎实开展,连续被命名为省级双拥模范县。法治利津、平安利津建设深入推进,信访、生产安全、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得到新加强。民族宗教、妇女儿童、人民防空、应急管理等工作取得新成绩,粮食、统计、物价、体育、史志、慈善、红十字等事业实现新发展。

(六)政府效能实现新提升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、“三严三实”专题教育和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,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驰而不息整治“四风”和不严不实问题,政府系统作风加快转变。稳步推进“放管服”各项改革,梳理公开权力清单3836项、具体责任事项1220项,全面清理规范中介服务,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,营商环境持续优化。完善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,建设了网上审批服务大厅,启用了新的政务服务中心,大力推进“两集中两到位”改革,70%以上的审批事项实现集中办理、并联审批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,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、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,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结和基本办结的占到90%以上。组建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,加强对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的监督监察,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,“庸懒散奢”治理得到全面加强。

各位代表,回顾过去五年的政府工作,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攻坚克难、加快发展,得益于市委、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,得益于支持利津加快科学发展意见的深入实施,离不开县人大、县政协的监督支持,归功于全县30万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。在此,我代表县人民政府,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,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,向所有关心支持利津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,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!

在总结成绩的同时,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,全县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,政府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。主要是:经济综合实力弱、财政保障能力差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观,骨干企业偏少,工业经济支撑带动能力不足;科技创新能力偏弱,发展动力转换较慢,投资拉动效应减缓,转方式调结构任务艰巨,稳增长防风险压力较大;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待加强,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存在薄弱环节,民生保障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;政府职能转变尚不到位,作风建设成果还不牢固,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。对此,我们一定坚持问题导向,采取得力措施,认真整改落实,决不让矛盾累积,决不让困难阻挡。

二、今后五年工作目标

各位代表,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绘就了利津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,开启了决胜全面小康、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利津的征程,为政府工作指明了方向。未来五年,我们肩负着重大责任。利津正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期、城镇化的扩张期、信息化的推进期,是抢抓机遇、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。百舸争流,不进则退。面对周边县区你追我赶的竞争态势,利津要变革图强、跨越提升,这五年的工作成效至关重要、影响深远。未来五年,我们面临着严峻挑战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,新旧增长方式交替,新老产业体系并存,各类矛盾互相交织,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,特别是对现阶段的利津来说,膨胀总量和加快转型的需求同样迫切,刚性支出增加和收入增速放缓的压力同时存在,全县发展将经受一系列严峻考验。未来五年,我们拥有着良好机遇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、京津冀协同发展、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“四大国家战略”深入推进,支持利津加快科学发展列入全市“十三五”规划,国家和省、市各项扶持政策叠加交汇,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红利。未来五年,我们具备了诸多优势。连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,城镇园区承载能力快速提升,交通区位优势日益彰显;持续推进招商引资、大抓项目建设,主导产业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,企业家队伍不断壮大。更为重要的是,通过多年的实践锻炼,我们积累了稳增长、促转调的宝贵经验,培养造就了一支敢担当、善作为的干部队伍。相信只要全县上下凝心聚力、攻坚克难,我们一定能够跑好决胜全面小康这一接力棒,一定能够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、取得新胜利!

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,结合我县“十三五”规划,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: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,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紧紧围绕“五位一体”总体布局和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,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,着力激发改革、开放、创新、创业新动能,着力构建新型工业化、农业现代化、新型城镇化、全域绿色化新格局,着力开创社会事业发展、社会治理创新、民生保障工作新局面,确保与全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利津。

发展目标是: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,产业向中高端迈进,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.5%左右;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,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,“两区两园”基础设施更加完善,城乡互动、产城融合、统筹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;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全面完成,林木覆盖率达到20%以上;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进展,一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,基本形成引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体制机制;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,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%以上,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%以内,文化教育、医疗卫生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。

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,必须全面落实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五大发展理念。这是“十三五”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。我们要把创新作为发展的第一动力、协调作为发展的内在需求、绿色作为发展的必要条件、开放作为发展的必由之路、共享作为发展的本质要求,用新的发展理念破解难题、增强动力、厚植优势,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。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美丽幸福新利津这一奋斗目标。在深入调研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,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美丽幸福新利津的奋斗目标,这是协调推进“四个全面”战略布局、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本质要求,是全县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和福祉所在,更是新一届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。今后五年,政府所有工作都要围绕这个目标、聚焦这个目标,把目标细化为一项项具体任务、一个个重点项目,把各项任务分解到部门、落实到岗位,全民动员、全速推进,一步步把目标变为现实。必须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农业现代化、新型城镇化、全域绿色化四项重点任务。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,全力突破大项目、培育大企业、建设大园区,加快打造主业突出、特色鲜明、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;要把农业现代化作为决胜全面小康的基础性工程,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上持续下功夫,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机制上继续搞创新,在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上奋力求突破;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支撑发展的重要载体,用规划引领,靠管理提升,加快园林城市、特色城镇、美丽乡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,着力构建功能互补、城乡互动的新型城镇体系;要把全域绿色化作为发展的基本要求,抓住增绿、治污、节能、减排、降耗五个主要方面,大力实施生态建设工程,持续开展专项整治提升行动,让利津的天更蓝、地更绿、水更清,城乡环境更加优美宜居。

各位代表,利津因黄河而生、倚黄河而建、由黄河而兴,黄河的孕育滋养,造就了利津人民开放包容的胸怀;利津古称“凤凰城”,千百年来凤凰涅槃重生的精神,赋予了我们坚定的自信和力量。我们要大力弘扬开放包容的黄河文化,主动对接落实“四大国家战略”,全面融入区域一体发展,靠双招双引的推进、基础设施的完善、产业布局的优化,厚植发展优势,提升开放水平;我们要大力弘扬变革图强的凤凰精神,在全面深化改革上持续发力,在推进创新创业上狠下功夫,以开阔的思维、务实的作风、有力的举措,不断把美丽幸福新利津建设推向前进

三、2017年的重点工作

今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,也是实施“十三五”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。做好今年的工作,影响深远、意义重大。根据县委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,今年主要预期目标是: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.5%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%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%,外贸进出口总额、实际利用外资保持适度增长,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.5%8.5%,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。围绕实现上述目标,主要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。

(一)狠抓项目促转调,打造利津经济升级版。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,坚持优存量和扩增量并举,从供给和消费两侧发力,认真落实“去、降、补”各项任务,加快推动三次产业转型升级,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。

推动工业实现内涵式发展。运用市场化机制,瞄准中高端目标,聚焦县域六大工业主导产业,坚持一业一企一策,全力抓好对标提升。石化产业,以“油头化尾”发展新格局为导向,突出抓好利华益集团聚碳酸酯、乙二醇等14个重点项目建设,加快向下延伸产业链条,推进有机化工领域高端产品开发。把产品质量纳入评级内容,扩面开展化工企业“四评级一评价”工作,推动落后产能退出,加快僵尸企业出清。装备制造产业,重点围绕发展“专、精、特、新”设备制造,支持骨干企业实施技改扩能,鼓励市场主体创新营销方式,加快从生产制造向“生产+服务”转变,推动产业链向前后两端延伸。资源再生利用、农副产品加工、新医药、纺织服装等产业,要统筹抓好后续项目储备、在建项目推进,持续膨胀产业规模,努力提升产业素质。充分发挥企业在转型升级中的主体作用,支持骨干企业创名牌、树名标,鼓励中小企业搞协作、搞配套,推动工业主导产业提质增效。认真抓好企业家培训培养,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素质,提升企业战略规划、资本运营和现代化管理的能力。

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坚持用工业化、现代化的理念经营农业,用水利化、机械化的设施装备农业,努力提高农业供给质量。调好调优农业产业结构。按照粮经饲统筹、种养加一体的思路,抓好6处农业示范园区、5处种养基地建设,提升10万亩“海洋牧场”和“上农下渔”发展水平。按照“绿色长城、产业廊道、休闲水岸”的定位,着手编制沿黄农业发展规划,加快推进黄河滩区开发,培育壮大优质瓜菜、生态林果、无公害大米等特色品牌,年内新增“三品一标”认证9个以上。规范发展肉牛肉羊产业,加快完善肉禽养殖产业链条,支持农作物秸秆“过腹还田”,积极争创省级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。做大做强农业经营主体。实施农业龙头企业提升工程,支持现有企业扩大种养规模、搞好加工增值,引导工商资本发展设施农业、建设标准园区,年内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2家以上。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工程,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,年内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30家、家庭农场30家,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35%以上。依托各类农业经营主体,推广土地托管、联耕联种联收,提升为农服务水平。建好管好农业基础设施。实施农田水利工程18项,清淤干渠74.5公里,有效改善偏远地段灌溉条件。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,实施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,推广农机深松等技术,建设高标准农田2.6万亩,提质改造基本农田4.1万亩。健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,确保稳定持续发挥效益。

提升现代服务业规模和质态。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加速融合,实现生活性服务业与消费紧密互动,年内服务业增加值、税收占比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。抓好物流园区规划布局,依托铁路、公路物流潜力,积极对接周边大型企业货运需求,加快推进铁路物流园区建设。实施凤凰城滨河休闲旅游区配套工程,完善道路、绿化等基础设施,一体推进黄河外滩、綦家嘴农业采摘观光园建设。抓好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建设,提升7个电商交易平台、5处电商示范园带动能力,丰富企业产品营销渠道,打造2.0模式电商示范村50个。积极运用“互联网+”改造传统商贸餐饮业。加大金融机构招引力度,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机构,提升金融普惠程度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。对接蚂蚁金服“千县万亿”计划,推进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试点,大力发展新兴金融业态。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、非法集资等行为,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,维护好来之不易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。大力发展健康养老、教育培训、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。多渠道化解房地产库存。

(二)激发内力聚合力,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。坚持启动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,围绕瓶颈障碍推进改革创新,立足产业实际开展双招双引,全面增强发展的动力、活力、内生力。

全面深化各项改革。用好用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,完成17家企业规范化公司制改制,支持引导企业上市融资,通过直接融资去杠杆,利用兼并重组去产能。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,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,严控政府债务规模,预决算信息公开实现全覆盖。抓好综合涉税信息平台建设,完善多部门联合办税机制,堵塞征管漏洞。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,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,完善农民土地承包权、宅基地使用权、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偿转让机制,促进“三权分置”、实现有序流转。抓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,完善校长、教师县管校聘机制,实行校长职级制改革;推进小班化教学、集团化办学,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,进一步深化中小学生德育综合改革。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逐步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、完善绩效管理制度,理顺基层卫生计生队伍管理工作机制。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。

持续提升双向开放水平。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并举,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,推动开放向结构优化、领域拓展、效益提升转变。把招商引资作为“一号工程”建立健全“一把手”亲自抓主动抓、任期内滚动考核等机制,持续加压升温,持续扩大战果。立足区位、资源、产业优势,推行专业化、常态化招商,构建市场化、多元化招商格局,努力实现精准谋划、精准对接、精准招商,确保年内引进过亿元项目20个以上,到位外来投资22亿元以上。认真贯彻国家产业政策,严格市场准入标准,切实强化项目投资强度、产出效率、亩均税收控制,围绕产业链、价值链、财税链进行选商引资,进一步提高招商项目含金量。认真落实稳定外贸增长的政策措施,拓宽利用外资渠道,培育外向型企业,扩大对外贸易规模。帮助利华益集团、三阳纺织等企业争取原油、棉花等产品进口配额,支持骨干企业拿出优质资产和项目,面向国内外知名集团寻求合资合作,拓宽对外发展空间。

广泛开展创新创业行动。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,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的体制机制,营造有助于万众创新的环境氛围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,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,加强产学研合作,构建技术创新联盟,推动跨领域、跨行业协同创新,年内新增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5家,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9.2%以上。全面深化与6所农业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合作,实施农业良种工程、盐碱地综合改良、耐盐碱植物选育等重点课题,建设10万亩的省级粮食作物生产加工科技园区。以“两区两园”为主要载体,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、人才链,推动“人才+基地+项目”配套联动,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到利津创新创业。落实放宽注册资本限制等政策措施,大力推行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,巩固和扩大商事制度改革成果,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,年内新增市场主体2000家以上。加快推进中国政品网电商创业园建设,完善陈庄镇市级创业孵化基地配套,抓好云商村淘互联网特色小镇、云谷电商服务中心等平台搭建,打造完善的创业服务支持体系。

(三)优化布局促统筹,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。坚持规划引领、基础先行,推进产城融合、城乡互动,加快实现城镇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,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布局。

协调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管理。高标准完善城乡规划。按照“多规合一、衔接融合”的要求,启动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,完善综合交通、地下管廊、海绵城市等专项规划,优化主城区、开发区、南部生态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。完成小城镇总体规划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报批工作。大力度推进城乡建设。全面启动园林城市创建工作,完善城市功能,提升城市品味。加快推进南部生态新区开发,重点抓好4条区内道路、素波河东段水系、小月湖周边景观建设,完善4条道路的绿化配套,着力打造精品工程、亮点组团。稳步推进中部老旧片区改造,全面完成津城佳苑居住区、津元广场商贸城建设。实施城区公共设施完善工程9项、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工程13项,完成大桥路、三里河水系的改造提升。抓好棚户区、城中村、镇边村改造,推进6处农村社区建设。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。按照“重心下移、属地管理、权责一致”的原则,理清县、乡、村三级职责,理顺巡查、处置、处罚工作流程,构建“管理全覆盖、责任无盲区”的大城管格局。加快数字化城管平台建设,巩固深化“九大乱象”治理,继续推进拆违治乱,营造整洁优美、文明有序的城市环境。

统筹抓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。围绕提升交通区位优势,扎实做好黄大铁路建设协调服务工作,完成疏港铁路利津段征地拆迁任务,协助做好河广大道、国道220改线工程前期工作。全面完成省道316改线及配套管网建设,启动实施东滨路、利沾路维修改造,优化完善县域路网结构。围绕强化水利能源保障,加快庄科水库规划建设,配套完善城乡供水管网,推动陈北水厂并网运营。配合做好2条特高压直流线路建设,实施褚家220千伏输变电工程,优化提升城乡供电线路98.8公里,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。围绕完善农村基础设施,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,改造农村公路79公里、农村旱厕2.2万户,提升172个村的“五化”水平,推动农村生活设施由“村村通”向“户户通”转变;优化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营机制,全面完成铁路公路沿线环境整治任务,建设美丽乡村示范村80个。

全面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。按照集聚、集群、集约发展的要求,推动项目到园区落地、产业向园区集中,打造“两区两园支撑、区域联动融合”的发展格局。利津经济开发区要立足产城融合示范区、转型升级先行区定位,加快有机化工新材料、装备制造项目的引进建设,抓好道路、雨污分排等基础设施的完善,辐射带动北宋镇、利津街道一体发展。利津滨海新区要围绕打造临港石化产业基地,加快完善道路、消防、燃气等配套设施,抓好总投资110.9亿元的13个重点项目建设,主动融入东营北部港区一体发展。利津循环经济产业园要围绕完善基础配套、延伸产业链条,对4条道路进行维修改造,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改造提升,推动重点项目尽快投产达效,增强对盐窝镇、汀罗镇的辐射带动能力。利津中小企业创业园要围绕扩大规模增强实力,持续完善路网、管网、电网等设施,加强现代物流、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的招引,重点抓好疏港铁路储运中心的规划建设。支持各乡镇街道立足实际,建设各类农业园、商贸园、观光园,提升产业集中、商品集散和人口集聚水平。

(四)狠抓生态不放松,构筑绿色发展新格局。坚持保护、治理、修复三措并举,集中力量推进实施一批增绿治污项目,坚决守住生态保护红线、环境质量底线、资源消耗上限。

打好生态建设主动仗。围绕提前一年完成三年增绿计划,自我加压、自提标准,再掀植树造林、绿化家园热潮,年内新增造林4.2万亩。一是推进环城、环镇、环村“三环”绿化。抓好县城南部、西部、北部3处防护林建设,在4个乡镇街道建设环镇林,实施50个村庄绿化,着力打造集中连片的造林绿化示范区、示范村。二是推进路域、水系、农田林网“三网”绿化。高标准完成济东高速绿化,抓好4片农田林网建设,提升12条公路、8条水系绿化水平。三是推进沿黄、沿海“两带”绿化。在黄河大堤新筑台田淤背19.2公里,建设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5公里。四是推进森林公园、湿地公园“两园”建设。抓好王庄省级森林公园、东津湿地公园修复提升,新增湿地保护面积3000亩。注重加强海洋生态保护,加快海洋生态文化科普园建设,完成挑河以东海岸带整治修复工程,整治修复护岸2.9公里。

打赢污染整治攻坚战。认真贯彻国家水气土污染防治“三个十条”,集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,持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。重拳治理大气污染。全力抓好3个重点区域、13家重点企业异味治理,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整治重点企业全覆盖;深入实施“工业绿动力”计划,加快推进散煤治理和天然气“村村通”工程,全部完成2家燃煤电厂、城区第二热源锅炉超低排放改造。切实加强水环境治理。全面推行“河长制”,实施重点河流“治用保”工程2项,突出抓好太平河综合治理,确保市控以上河流水质稳定达标。进一步完善城区雨污分流管网,加快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,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。狠抓土壤污染防治。以耕地为重点,有序开展场地环境调查、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工作。探索实施垃圾分类试点,抓好畜禽规模养殖区域划定,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、无害化处置,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。健全完善环保督查巡视制度,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,公开曝光环境违法案件。

打出节能降耗组合拳。着力推进重点领域节能,抓好10个节能示范、综合利用项目推进,完成4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,坚决关停取缔小化工、土炼铝等项目,淘汰落后生产设备30台套。支持陈庄镇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,争创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。抓好民用建筑、公共机构节能监督,逐步深化价格领域改革,在居民用水、用电和天然气方面,推行阶梯式计价,激励全县人民节能节水,树牢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。着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。科学规划城镇“三区四线”,加强土地用途管制,优化土地供给结构,抓好闲置低效用地分类处置,巩固省级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创建成果。着力推进节约用水。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、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“三条红线”,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,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。

(五)坚持共享惠民生,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。贯彻共享发展理念,落实县乡政府职责,着力建设一批民生项目,办好一批民生实事,解决一批民生难题,努力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。

均等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。推动义务教育向高位优质均衡发展。投资1.3亿元,抓好5处农村中小学改造,新建校舍5.2万平方米,配齐配全信息化教学设施,妥善解决好“大班额”问题。扎实推进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,抓好农村幼儿园标准化建设,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水平。投资6.5亿元,实施利津二中、职业中专迁建工程,有效改善高中段学校办学条件。尽快实现校车公司化运营。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。支持县中心医院争创三级乙等综合医院。完善分级诊疗、双向转诊制度,优化“医联体”运行机制,推动医疗资源向基层、农村流动。推进国医堂项目建设,在8处卫生机构打造中医药专科,在140处村卫生室推广中医适宜技术,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,加快文化艺术中心项目施工,同步推进图书馆、档案馆、文化馆、方志馆建设。抓好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,积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。落实社保降费、援企稳岗政策,帮助高校毕业生、就业困难人员、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,新增城镇就业2500人,转移农村劳动力8500人。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,扎实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,确保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县复审。做好国防教育、双拥共建工作,密切军政军民关系。推动计划生育、民族宗教、外事侨务、档案史志、妇女儿童、体育、慈善、红十字等事业全面发展。

广覆盖完善保障救助体系。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计划,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,健全完善城乡居民、城镇职工大病保险制度。完成2处老旧小区、15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,新增保障性住房600套以上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救助标准,城市低保对象提高到每人每月570元,农村低保对象提高到每人每年4500元,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高到每人每年8000元。启动“大救助”信息平台建设,建立“一门受理、协同办理”的“救急难”工作机制,提高县乡两级救助窗口服务能力,让困难群众求助方便、受助及时。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,加快社会福利中心和健民老年康复中心项目建设,新增养老服务床位230张。启动全国残疾预防综合实验区创建试点,完成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建设。提高7074周岁老年人生活救助金、百岁老人长寿补贴标准,为全县享受生活救助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组织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4个,整合扶贫资金5000万元以上,持续抓好低保兜底、社保扶贫,确保年内实现市定标准贫困人口全面脱贫。

深层次抓好社会治理创新。坚守安全生产底线。持续推进执法监管“三个转变”、基层基础“三个到位”,巩固和深化网格化、实名制管理机制,压紧靠实党政领导、属地管理、行业监管、企业主体“四个责任”。深入推进安全风险防控、隐患排查治理“两个体系”建设,全力抓好危化品、道路交通、消防安全、建筑施工、特种设备等重点领域治理,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,全面提高事故防范能力。扎实推进平安利津建设。健全完善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,全面打响三年禁毒人民战争,严厉打击强装强卸、强揽工程等霸痞势力,严密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。扎实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,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。落实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健全食品安全治理体系,完善基层市场监管执法装备,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管,启动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创建工作。购置完善检验检测中心仪器设施,提升农副产品检验检测能力。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,抓好应急教育培训、装备配备和预案演练,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。

四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

各位代表,新目标开启新征程,新常态激励新作为。我们要按照为民、务实、清廉的要求,扎实推进依法行政、科学理政,始终坚持高效施政、从严治政,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政府。

(一)坚持依法行政,建设法治政府。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,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、履行职责,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、化解矛盾。健全完善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风险评估、合法性审查制度,确保决策科学、程序正当、过程公开。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、热线平台、网络平台建设,落实“谁执法谁普法”责任制,扎实开展“七五”普法宣传教育,提高全体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。加强和改进行政复议、行政应诉工作,探索扩大综合执法试点范围,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。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、政协的民主监督,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、决定,主动落实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、向政协通报制度,扎实做好人大代表意见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。

(二)倡树担当有为,建设责任政府。认真落实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,不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做到“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”。始终坚持问题导向,不回避矛盾,不畏惧困难,工作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,作风从基层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,全力突破制约利津发展的瓶颈障碍,妥善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。不断强化目标管理,层层落实抓发展、惠民生、保稳定的责任制,加强对五大发展理念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大问题、重点任务的研究把握,把上级部署与利津实际紧密结合,创造性谋划好、落实好各项工作推进的“路线图”和“时间表”。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始终保持开拓进取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,勇于担当,积极作为,在建设美丽幸福新利津的实践中争排头、当表率。

(三)加快转变作风,建设高效政府。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,把转作风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,沉下心思谋事,扑下身子做事,让问题解决在基层、任务完成在一线。重大工程项目设立指挥部,重点难点问题成立工作组,把所有目标项目化、每个项目责任化、每项责任考核化,实体运作,挂图作战,全力推进。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,抓住打基础、利长远不放松,坚持补短板、惠民生不动摇,在求真务实上持续用力、狠下功夫,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业绩。继续推进行政审批“两集中两到位”改革,精简审批事项,简化办事程序,优化工作流程。加强政务督查和效能监察,严肃查处不作为、慢作为等行为,深度治理“中梗阻”、“下梗阻”等现象,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、有落实,各项决策落地生根、取得实效。

(四)恪守纪律规矩,建设清廉政府。坚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,认真贯彻《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》和《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》,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,全面加强政府系统党的建设。围绕实现决策、执行、管理、服务、结果“五公开”,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,突出抓好公共资源配置、重大项目实施等政府信息公开,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。推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投入运营,健全公共资金、国有资产、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制度,加强对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的监督,把权力的制度围栏扎得更紧更牢。持之以恒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严肃财经纪律,严格财务管理,严控“三公”经费和一般性支出。按照无禁区、全覆盖、零容忍的要求,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,努力营造不敢腐、不能腐、不想腐的政治氛围。

各位代表!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我们责无旁贷;建设美丽幸福新利津,尤须砥砺奋进。让我们紧密团结起来,在中共利津县委的坚强领导下,解放思想,变革图强,不断把利津各项事业推向前进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!